从收藏的经验得知,熟茶已经以人工快速熟化,除非再次以高温高湿处理,否则8~10年内几乎不会有任何变化,只有新味稍减,口感变化不大。在正常环境存放下,不会有特殊道进出现。
笔者储存普洱茶的经验累积发现,普洱茶生茶类存放条件并不严苛,引用一位网友的形容最为贴切“只要人能够长时间生活的地方,就适合普洱茶存放。”一般而言,决定普洱茶陈化状况主要有四个要件:温度、湿度、通风、无杂味;而次要条件为重压与翻仓。
笔者与友人所存放普洱茶的环境,温度在摄氏20~30度之间、相对湿度65~75%、通风无杂味,因数量少所以没有重压与翻仓的问题。现对其产生的陈化情况以下之整理:
1.勐海茶厂7542、7532、8582生饼系列此系列茶品均使用为西双版纳之茶菁,或多或少会有烟熏味出现,至第3年开始茶品的青味与烟熏味就会降低,第4年茶面就会稍微转亮,香气稍提升、口感变化不大。到第6~8年茶菁条索渐明,饼身稍松开,香气由鼻咽之间转下为咽喉之间,口感仍带青味,汤质转润。第10~12年条索明亮,喉底陈韵变长,咽喉之间出现凉气感,青味渐消失、出现陈味,有微微花香或蜜香。第13~15年茶面油亮、条索分明,饼身松开,纸张出现点状渗油,有类似一般烘焙老茶的香气,有杯底香。存放20年的7532则出现类似红茶香(全发酵),韵长茶气足,咽喉之间的凉气感更深而明显;汤色亮透如琥珀、似黏稠状;以笔者个人喜好,此年份与状态最适合品尝。
2.勐海茶厂小方砖、甲级沱茶此系列茶品亦使用西双版纳茶菁,以嫩芽为主,较饼茶紧压,有时为增加口感会使用或拼配特殊茶种,此类茶品烟熏味较少或较淡。从第4~6年开始茶品的青味稍为降低,茶面稍微转亮,香气稍提升、口感稍润。到第8~10年茶菁条索渐明,茶品稍松,清香度持平、口感稍转甜,口感仍带青味。第12~14年沱茶条索明亮,喉底有陈韵,青味仍明显,有微微花香。第16~18年沱茶面油亮、条索分明,沱身已松开,汤赭红,口感仍有青味而带花蜜香,汤柔甘甜微涩,咽喉出现较不明显的凉气感。
3.下关茶厂中茶简体字、中茶繁体字8653此类茶品通常使用下关茶区(保山、临沧及思茅地区)茶菁,但中茶简体字不管从历史渊源上或实质香气口感上,都很有可能混拼西双版纳茶菁。下关茶厂的七子饼茶压制较勐海茶厂紧压,茶菁使用级数亦较青壮;所以一般而言,同样是饼茶,在相同的环境下,下关茶厂的饼茶陈化速度较慢,但相对的会有其特殊风味,微微花蜜香就是其主要特色,他种茶无可取代。下关茶厂茶品少有烟熏味,但因此区因素,口感较苦而青涩、香气较沉。从第4~6年开始青味稍降,茶面稍微转亮,香气些许提升、口感微润,但苦涩味仍难化。到第8~10年茶菁条索渐明、茶面微亮,清香度持平,口感苦涩感稍化、稍有甜味,口感青味犹存。第12~14年条索稍浮,喉底有些陈韵,青味仍明显,有微微花蜜香。第16~18年茶面油亮、条索更明,饼身稍有松开,汤色亮红,口感仍有青味而花蜜香更明显,汤柔,甘甜仍微苦涩。第25~28年条索分明,茶面油亮,汤色为琥珀色,口感有明显花香蜜味,汤润质重,苦而回甘、涩能转甜,因陈化速度较慢,此时咽喉间才出现凉气感。喜欢茶性强茶质重的茶友,此时期为最佳选择。
4.普洱熟茶类从1973年起,昆明茶厂开始大量生产以人工快速熟化的现代普洱茶,也就是俗称的普洱熟茶,近几十年市场主流都以熟茶为主.笔者从接触普洱茶开始,前十几年也都习惯喝香港茶仓所存放的熟茶,自己收藏种类中,以8592熟饼及7663熟沱为主。
5.栽培型野生茶笔者将近百年来云南茶业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后,往返云南茶区多次,了解当地茶园管理、茶树龄等相关信息,并观察所有印级茶与号字级茶品的叶底,发觉那些老茶所使用的茶菁并非野生茶,而是当初百姓所扦插野放的茶园茶,只是那些茶种都属于与野生茶相同的原始种,不是经人工培育的改良种,所以茶质茶性较强烈。近代最早完全使用栽培型野生茶菁压制紧压茶,诞生于1997年制造的三种饼茶,1998年也有数种茶饼与茶砖。但因为这些茶品使用的茶菁与制作工序差异甚大,目前为止还很难整理出完整而明确的资料,只能大致说明栽培型野生茶在第5~6年的时候就会出现第一次完全褪变,比茶园茶稍快1~2年,但其特色在于喉韵展现深沉与宽广,而香气很快已隐藏于咽喉,明显于吞咽呼吸之间。
往后此类茶品肯定能呈现出另类风格,但因其陈化速度太快,是否能成为优秀茶品、或利于长存久放,还有待持续观察中。
责编:cn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