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饼茶从亮相至今经过二百多年的传承和凝练,留下很高的声誉,已成为普洱茶的历史品牌,在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消费者中有很深的信任感和文化情结。不过你知道吗,为何普洱圆茶称“七子饼”呢?也有诸多不同的见解与答案。
“七片一筒或称一提,一片七市两,单片357克的质量。”俗称“七子饼”,这是茶界广泛认知接受的常识。其七子饼的名字的含义为“吉祥团圆”的意思,已获得民间审美的通过。但说到“七子饼”的由来,确实难考证真实的年代始起,到野史中寻答案竟然可以追塑到周武王时期。此野史不但路子野,且还山寨得很。
武候遗种就出自这篇小野史文里。把“茶祖帽子”扣诸葛亮头上的那哥们写的,在怀疑的同时,觉得是写野史的人乱来呢还现代人作的敝?也懒得去考证,反正相当的不靠谱,这个历史说法恐连司马迁都会感到汗颜。因为,在那个时间段云南可能连文字都有不起。而周武王是什么时间段的人呢?
3000多年前的人。那时的“南蛮人”就懂得制作七子饼茶么?陆羽他老人家一定会做恶梦的。茶树都还在被自然发明的路上走着,何来的七子饼茶?会生七个儿子倒是有可能,真遗憾不是真的,否则云南这块宝地一定是世界文明的摇蓝。
历史太过繁长的缘故,无依据时的人们只能猜着写历史。细看《史记》里的“阿房宫火烧三月”其实也是猜的,当然我也是猜着分析。试想现今世界上哪一个大城市能经得住烧三月的?若大的人为之城顶多一星期熄火。打死咱也不敢质疑伟大的司马迁。明观历史实情,在历史长河中实证稀少。史学家无法,有时也只能随笔一下。
有个靠谱点的说法是始于清代。为什么呢?清代中期,普洱茶火了,成为了朝廷贡茶。云南普洱府有事情干了,主要忙两件事:
一、准备贡茶事宜,
二、收茶税。
即然是公派收茶税银,就需要有个计量单位,七子饼的质量被确定下来。古时以84片茶为标准件,一匹马驮2件共168片。方便于官府在收税银时,数一数马匹数量就可以了,相当的省事。现今,七子饼名称一般只受于普洱生茶饼。熟茶无资格享受此名的历史能量。
清史中的普洱茶,史正茶也正。贡茶的祖地在易武这个地方。百年的历史易信也易考证,那个时期其正名并不称“七子饼”,七子饼是泛指“圆茶”的一个统称。
同时还有另一个俗称“筒茶”。清时代的普洱茶是以本商号的名字来定名的,就相当于现在的商标。比如宋聘号,车顺号等。普洱茶是何历史原因成为清时代的贡茶呢?但终究是“物源本迷”,无必要深追下去。
清王朝跨掉之后,这些茶商号已失去生存的基石。跟着集体破了产,曾经涌去茶山的“众多制茶淘金客”的命运突变,变成了当耕田活命的农民。发财梦虽然熄火了,生活还将继续。曾经的贡茶子孙们集体沦为成“山野村夫”,耕地种田,发展养殖。民国时期政局一直不稳,国人也穷的要紧。茶叶虽然也做,可价格与白菜大萝卜一个档次。根本赚不上大钱。熬到1949之后的50多年里,日子更是难以言苦的艰难。贡茶的子孙们已经完全忘记了祖上的荣耀。此时的茶叶只能换点柴米油盐而已,穷巴巴的苟活于世上。
责编:红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