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吧网资讯:我认识的茶友,关于福今,有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极度推崇,要么直接否定。否定者因为受不了苦涩度,极度推崇者,认可浓强度。
我简单总结为,要么地狱,要么天堂。福今就是这样个性鲜明的茶。无论是福今的哪款茶,都带有浓重的福今色彩。我简称福今味。最明显的莫过于茶友称为烟味的东西。但我一直谨慎的分辨,不是烟味,是糊味,铁锅杀青的糊味。似乎,福今的每款茶,都有这样的一股味道。
给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厚度与回甘,构成了我对福今茶的总体印象。似乎,福今的茶,随着价格的递进,厚度与回甘成正比增加。
一百多元低端茶跟近千元高端茶的对比之间,我别无选择。选择数量,还是选择质量?一泡茶下去,就不会再纠结。
如果说我们喝2011年福今青饼刚刚有了好感,再喝2011茶王青饼,瞬间口里的回甘,就让人屈服了。贵,的确有贵的道理。
从这个对比的角度来说,茶王青饼是物有所值的。今天下午开汤喝茶王春芽,这个的价格比茶王青饼贵,芽料多了很多。厚度,回甘,并未随价格上升。甚至,我综合评价不如茶王青饼。但,依然让我佩服的是,芽料制作出的茶,可以这样回甘。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的确上升很多。芽料制作的饼茶,有这样滋味的,非常罕见。
每年,大滇在去茶山之前,总是有意识寻找一些代表性的茶,找一些感觉。而福今的茶,几乎是必选。我还记得去年玉米兄直接快递到勐海那些茶,让我放弃了好几个配方。
大滇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我们总在疯狂地学习着这个行业里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福今的境界是让我们钦佩的,自然,也让我们羡慕。
我会就茶说茶,说一个茶好,哪怕是三无品牌,也会说好,不好的话,任何大牌也是可以批评的。福今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风格,大滇欣赏,借鉴,却绝不会效仿。
个人的做茶路线,是可以让人不喜欢的,也容许客人不喜欢。个人目前的制茶风格,分两种路线。这个跟福今不同。
福今的路线是,我就是福今,整个品牌风格是统一的,似乎都说是刚劲的代表。不管什么山头,福今的茶刚猛有力,这几乎是福今给人的一个固定印象。
个人的风格是:你可以不喜欢这个茶,但一定有另外一个茶你会喜欢。这样做的无奈之处,正是个人境界的不足,也是个人品牌作为后起必须经历的过程。
类似福今杀青风格的茶,茶友知道了西定高山、五载巴达。更早的茶友知道了2008年大勐龙勐宋。糊味,从新茶时期比较强烈到现在的轻微。更加鲜为人知的是另外一个茶,2008布朗大树,那年的布朗大树茶,跟大勐龙勐宋一起,一样风格,新茶强烈的糊味。
大勐龙勐宋刚一出来,备受攻击。所以迅速收进仓库,停止销售。而2008年布朗大树,一片未曾销售,就被收进仓库,现在还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仅仅是这样一个糊味而已,一个初创的品牌,就是如此的脆弱。
2010年,西定高山,批评的声音仍然是这样大;2009年,忙肺,当地制作的茶,糊味极重,2010年改造了工艺后才敢公开销售。现在,这个忙肺不再有糊味,但这,本来不是这样的。
茶到底应该怎样来做?是按照大滇自己的判断来做?还是依据市场的流行风格来做?抑或按照某些茶友的想法来做?这就是大滇这些年的纠结之处,也是大滇在制作茶时,选取保守策略的原因。因为,我需要观察这些年制作的茶,来反复验证一些东西。
每年,谨慎的试验一些茶,从杀青到压制工艺,小心翼翼制作,凡是做大货(10件,20件)之前,必先压制白纸包装的测试茶。某些茶,还要把原料寄送给客户,以得到反馈后再制作。
而福今,则用一贯的制作风格,给了我们一些证据,茶是可以这样做的。这个肯定的答案,就是我学到的东西。即用这样的工艺,这样的原料,是有一部分市场的。
普洱茶市场里许多成功的产品,都给我这样的启示。要进步,就得多学习,而学习的最快方法,就是购买其他成功的产品反复学习。学习的成果就是表现在自己的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