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列举了唐朝产茶的八道、四十三州郡、四十四县。有几处还指明了村、寺或者山名,很是详尽。
我国的很多名优茶产品,除了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和四川的一些地方在唐朝以前就生产,剩下的大多数是从唐朝甚至唐朝以后才开始制作加工的。
(一)唐代的八个名茶产区包含了哪些地方?
《茶经》中总计分了以下八个茶区,基本是按当时产茶区的八个道(行政区划,在当时的州、县之上)分的。
山南茶区:包括今天的湖北宜昌、荆州、衡阳,湖南湘潭,陕西安康、汉中,四川的万县一带;
淮南茶区:包括今天河南信阳,安徽安庆、六安,湖北黄冈和江苏的扬州一带;
浙西茶区:包括今天浙江嘉兴、长兴、安吉、临安、桐庐,江苏南京、苏州、镇江、宜兴,安徽芜湖、太平,江西上饶、婺源,一带;
浙东茶区:主要有浙江宁波、绍兴、金华、台州一带;
剑南茶区:今天四川的温江、绵阳、雅安、宜宾、乐山、绵阳一带;
黔中茶区:贵州的铜仁、遵义和四川的涪陵一带;
江南茶区:湖北的黄石、咸宁,江西的宜春、井冈山和九江;
岭南茶区:福建福州、建阳,广东的韶关和广西的柳州。
唐朝的名茶产区就都在这儿了。只是当时茶经中所提到的名产地今天的产茶名气大都没那么大。一是当时的茶跟今天的茶制法和饮用方法都有很大差距,再就是今天的茶都有了很明显的地域保护政策,其他的茶就是效仿,也只能是效仿了。
(二)今天的茶区有哪些改变和区分方法?
唐朝茶叶产业奠定了我国茶叶的基础。从唐代到现在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东起台湾、南自广东、西至云南、北至山东都已经栽植茶树,有了相对成熟的茶叶加工经验。
茶叶产区的发展和延伸,直接影响了饮茶风俗的传播,带动了茶叶的消费需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茶区的分法出现了分歧。
有按照北纬31°和26°为基线,划分出暖温带茶区、亚热带茶区和亚热带—热带茶区,这样的北部、中部、南部三大茶区的分法。
还有比较相近的五大茶区(岭南、西南、江南、江北、淮北)和四大茶区(把五大茶区中的淮北茶区并入江北茶区)。
也有分的更细致的九大茶区:秦巴淮阳、江南丘陵、浙闽山地、台湾、岭南、川西南、滇西南、山东茶区。
现在基本上是按照四大茶区的说法去划分和进行培训教育的。
(三)一款好茶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从唐朝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茶叶的生产和品类早就发展成了很多不同的品类,茶树的良种选择和培育、采摘和加工技术也都有了很多进步。 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对各产区的茶叶品质的等级划分,现实意义已经不大。尤其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并不单单是产地,还有气候和土壤,以及茶树的品种适制性、技术的成熟稳定等。 一般来说,要求的茶树生长土壤呈微酸性,PH值在4.5—6.5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积温在4500℃以上;年降水量不能低于1000毫米,空气的相对湿度要能达到80%。而为了保证茶园的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茶园种植的坡度也不能太陡,应该小于25度。 茶叶成品品质和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植被以及水文的错综复杂的生态链有很密切的关系。无论唐代还是现代的茶叶产地都是在劳动人民的不断实践中形成的。既不能盲目扩大种植,也不能肆意改变茶树的生长环境。
(四)名茶产地一定出好茶吗? 单纯凭借产地来区分茶叶的品质优劣,对一些野生植物比如中草药可能是比较有效的办法,因为野生植物的品质只受到自然条件和品种的制约,而自然条件和品种的变异幅度都很小,甚至几千上万年都不会改变。而茶叶的加工工艺、消费群体的口味嗜好和饮用需求,跟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瞬息万变。 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十大、二十大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安吉白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普洱茶、台湾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我们都承认他们品质优良,我们这里不否定产地和茶叶品质的关系。 但还有另外两点。一是制作相应名茶的茶树品种比较适合在当地的自然环境生长,这也是进化了几百年上千年的缘故;第二,如果没有名茶产地制茶师傅那样特色和成熟的技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扬,这些茶叶,估计哪一个也成不了名茶。
(五)结语 所以,对于茶行业,尤其因为名茶产地而发展起来的茶叶企业,不能在名茶之下忘乎所以,不知传承和创新,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只剩下铜臭,而其名不副。对于喝茶的我们来说,也不能过于迷信产地和崇拜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