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茶,最早是“散收”的。怎么后来出现了“饼茶”“砖茶”等紧压茶呢?这就要说说云南与内地的历史了。
内地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利于存储和运输饼茶加工工艺,在南诏人“散收无采造法”之时,同时期的唐朝早已有成熟的蒸青制茶工艺,唐朝人把蒸青茶制成茶饼,饮用时碾碎冲泡,并喜欢和泡上:姜、桂、枣、橘皮、薄荷等,这在今天的日本茶道当中仍为常见,日本的很多茶经典籍也有这样的“习唐”历史记载。陆羽认为饮用茶饼是当时的时尚,但对和泡姜桂的饮用方式不屑一顾,这些,他都在《茶经》里做了如实记录。
南诏是在唐朝扶持下兴盛起来的政权,因唐的支持,才得以并灭五诏及滇东的爨(cuàn),才在吐蕃与唐朝间得以雄踞。之后虽然与唐朝的关系分分合合,但在文化,经济上深受唐朝的影响。南诏的王族子弟经常到长安朝贡,甚至在长安长时间学习。唐朝的很多礼仪与时尚,当时是天下效仿的榜样,南诏的王族子弟回滇后自然也在国内流行唐朝的时尚,包括音乐(纳西古乐就这么来的),包括茶饼与和泡姜桂——只是,唐朝是蒸青饼茶,南诏是晒青饼茶。
南诏与唐朝的数次战争,尤其是天宝之战十几万唐朝士卒流落在南诏;公元829年,南诏更从成都掳掠回“子女百工”(女子和工匠)数万人。许多工匠的入滇,自然也带来唐朝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制茶。大山深峡中的云南茶农很快普及了饼茶,团茶的制茶工艺,这样的茶产品形式对于在“更难于上青天”的滇道上运输显然更有帮助,这就超越了模仿时尚的意义。但采用蒸青技术,改变晒青技术却不像改变产品形式与饮用形式那么容易,可能是经济条件限制产品技术的更新,也可能就只是简单的口味习惯,滇人似乎只愿意学习唐朝的形式,于是,洱海地区的“三道茶”也加入姜、核桃、枣等调味品,使用的茶却是自古以来的晒青茶。
因为宋太祖挥玉斧不图云南,南诏经过郑、赵、杨之乱,被段氏大理国延续。大理国在相对和平安宁的200多年前。几乎不受外界干扰,晒青紧压茶的工艺被自由自在地继承,并因为与吐蕃的商贸而大力发展。
元世祖平云南后,洱海地区、永昌地区(今保山、临沧)的王族势力及许多少数民族都被迫迁移,随着迁移,云南独有的“晒青紧压茶”工艺也被迁移到云南各个角落。当年是南诏国、大理国边远之地的银生节度辖地(今天的思茅、版纳及临沧一部分)逐渐成为新的“晒青紧压茶”生产中心。
进入明代,云南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与西藏、印度、东南亚的商贸中,茶马古道越来越成为一条成熟的商道,在马帮100天、甚至一年的运输途中,“晒青紧压茶”慢慢演化为越来越成熟的“普洱茶”。
这时,中原的茶叶生产工艺已经有了更大的发展,追求新鲜清香的炒青、烘青散茶产品已经非常成熟、江南等地的绿茶文化已经非常发达。明太祖与公元1391年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为代表的绿茶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云南的山太高,路太难走,皇帝的诏令还未到达云南茶山,官员们就忙着去执行皇帝的新诏令而不是落实老诏令。况且,云南的茶农老老实实的执行了一次皇帝的新诏令,结果才爬了一座山,星星苦苦做出来的产品就全碎了,后来只有大着胆子还是做饼茶卖——朱元璋的命令实在不适用与云南。公元1620年,谢肇(zhào)制在《滇略》中记载当时云南:“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后来,满清的皇族子弟却非常喜爱“普洱茶”,普洱茶成为贡品与上流社会的时尚(《红楼梦》中描述了这种时尚),一时,“普茶名重于天下”。天下知名了,产品的形式越发不容轻易更改,似乎欲称为普洱茶,需先是饼茶、团茶、沱茶,或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