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茶又叫“茶精”,主要产在湖南及四川等地的山区,其中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乡所产堪称魁首。虫茶深受东南亚、港澳华侨的青睐,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出口的名牌特种茶。
一、什么是虫茶?
虫茶并不是茶,只是外形似珠茶,冲泡之后色如茶水,故有“茶”名。相传,清代乾隆年间,苗民起义,朝廷下令出兵镇压。被赶入深山的百姓,把菜吃完,只好采摘茶叶充饥。谁知,茶叶被虫吃光了,剩下的只是遍地的虫屎渣滓。人们发现,虫屎掉在水中,泡出一缕缕象血丝般的茶汁。试着一喝,味道香郁甘美。从此,人们便开始如法炮制“虫茶”。
如果用茶的科学定义来衡量,其实这虫茶并不是茶,只不过人们的这种食用方法与我们饮茶相近,故而将其称作“茶”。这样也好,所以虫茶又叫“虫屎茶”、“虫酿茶”、“贡茶”、“神茶”、“龙珠茶”,是唯一集动植物之精华于一体的有机天然饮茶。
虫茶在我国的生产和饮用有悠久的历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茶蛀虫,此装茶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蛀屑+主治耳出汁……”等文。清代《城步县乡土志》卷五中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虫茶”。
据记载,虫茶具有清热、祛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一些疾病有较好疗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清凉饮料。据说从清代乾隆年间起,虫茶就被视为珍品,每年定期向朝廷进贡。如今,虫茶已闻名海内外。
二、虫茶制作方法
一般茶叶制作工艺是将鲜叶采摘后,经揉捻、初炒、复炒、拣杂等工序制成。而虫茶的制作过程是别具一格,非常的奇特!茶农在春夏之交,利用谷雨前后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三叶”采摘茶叶或者采集的当地野生苦茶叶,化香树、糯米藤、黄连木、野山楂、钩藤等野生植物的鲜嫩叶,稍加蒸煮去除涩味后,待晒至八成干,再堆放在木桶里,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再加盖并保持湿润。
叶子逐渐自然发酵、腐熟,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气息。吸引一种名为“化香夜蛾”的昆虫来生育繁衍。它的幼虫喜食腐烂了的茶叶及化香树叶,排出一粒粒比菜籽还小的虫屎。到第二年四五月份,茶农把虫屎收集起来晒干,这便是虫茶。
生产虫茶的昆虫很多,而以化香夜蛾分布最广,这种化香夜蛾,在这种香味的引诱下蜂拥而来,并在此产卵。约过10多天后,一条条暗灰色的夜蛾幼虫便破卵而出,布满了叶面,一边蚕食着腐熟清香的叶子,一边排泄着“金粒儿”。这些小毛毛虫食量惊人,不消多长时间就会把木桶里的腐叶吃光。
这时,主人便收集这些“金粒儿”,剔除残梗败叶,晒干过筛,就得到粒细圆、油光亮、色金黄的“化香蛾金茶”,即“虫茶”。更为讲究的是,经阳光暴晒后,还要在铁锅里经180℃高温炒上20分钟,再加上蜂蜜、茶叶,才成为优质的虫茶。